布局币市稳定场,昌亲刺牌重金自带照国际郭广香港队冲复星

最近香港金融圈有个大新闻,复星国际这个商业巨头也要来稳定币市场分一杯羹了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我一点都不意外,毕竟香港正在成为亚洲加密货币的中心地带。但让我惊讶的是,这次复星的动作如此之快,力度如此之大。
大佬亲自出马,牌照争夺战打响
8月初一个闷热的下午,我听说郭广昌亲自带着他的精英团队在香港政府大楼里进进出出。这位向来低调的商业大佬居然亲自上阵,为的就是拿下香港的稳定币牌照。他们先是拜访了特首李家超,转头又去见了财政司司长陈茂波,这种高规格的"公关"动作,在商界还真不多见。
要知道,香港这次的稳定币牌照申请可不是闹着玩的。金管局给出的时间窗口很紧,从8月1日开放申请到9月30日截止。这就逼得复星这样的巨头也不得不加快脚步。我认识的一位金融圈的朋友说,最近港府相关部门的会议室都快被挤爆了,各大机构都在抢着和监管层见面。
复星的金融科技版图
复星可不是什么加密货币圈的新手。早在去年,旗下的复星财富就已经在Web3领域小试牛刀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参与了华夏基金的几个货币基金代币化项目,这可是把传统金融产品和区块链技术结合的典型案例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应该就是在为今天的稳定币业务铺路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复星旗下的星路科技已经悄悄搭建了一个RWA(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平台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酒店、光伏电站这些能赚钱的实体资产变成数字代币。我认识的一些机构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这个领域,毕竟这可能是打通传统金融和区块链世界的关键桥梁。
香港的"加密野心"
说实话,香港这次在稳定币监管上的动作相当激进。7月底刚发布指引,8月就开放申请。这种速度在金融监管领域简直是个奇迹。但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,新加坡、迪拜都在抢着做加密金融中心,香港当然不敢落后。
现在的问题是,像复星这样的大玩家入场,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变化?稳定币领域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。毕竟复星手上握着7965亿的资产规模,在医疗、旅游等多个领域都有布局,这种实打实的资源可不是一般的加密公司能比的。
最后说个有趣的发现,复星财富7月份悄悄注册了"星币"和"FosunWealthRWA"两个商标。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:商场如战场,有时候商标注册簿比财报更能看出企业的真实动向。
相关文章
- 最近这段时间,以太坊的日子可不太好过。价格持续低迷,成交量也在缩水,但这些困难似乎并没有阻止开发团队的脚步。就在上周,他们悄悄完成了一个重要的技术调整 - 把流失限制从11提高到了12。这个看似微小的数字变化,背后可是藏着以太坊团队的大野心。我常跟圈内朋友开玩笑说,以太坊就像是个正在装修的房子,虽然现在住着不太舒服,但房东每天都在往更好的方向改造。这个流失限制的调整,简单来说就是让更多"装修工人"...2025-09-23
- 看着比特币这几天在28,000美元上方徘徊的身姿,不禁让人感叹市场的神奇韧性。就在前几天,一则乌龙消息让整个市场坐了一趟过山车——假ETF获批的消息让价格剧烈波动,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。作为一名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比特币这次的表现着实令人印象深刻。期权市场的多头暗语如果你问我怎么看后市,我会建议你多关注期权市场的动向。就在今天,那个默默记录着专业玩家心思的期权市场,成交量突破了1...2025-09-23
- 今早的比特币走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!我们提前布局的多单策略又一次精准命中目标,300点的利润稳稳落袋。说实话,看着行情这么配合,连我这个老交易员都不禁要感叹一句:市场真是太给面子了!市场热度不减,周末也不消停最近的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,每天都是上千点的波动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带新入场的几位朋友,他们刚开始还半信半疑,现在一个个都笑开了花。特别是昨天有位刚跟单的朋友,看到账户盈利时那个惊喜的表情,让我觉得...2025-09-23
- 说实话,当别人问我"什么是以太坊对齐"时,我也常常语塞。这个概念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,但真要给它下个定义,却又让人无从下手。这不就是区块链世界的常态吗?最基础的概念往往最难解释清楚。在我看来,以太坊对齐就像去中心化一样,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命题。它更像是一个光谱,每个人都在这个光谱上占据不同的位置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抽象概念,我试着把它拆解成三个维度:三重对齐:一个开发者眼中的以太坊生态系统首先是文...2025-09-23
- 十年了,以太坊这艘大船航行了多远啊!可如今,它正经历一场关于"我是谁"的深刻拷问。这不,在刚刚落幕的戛纳EthCC大会上,区块链圈的大佬们吵得面红耳赤:到底是要变身"闪电侠",还是坚守"老大哥"的本分?一场关于灵魂的拉锯战说实话,看着以太坊这些年走过的路,就像看着一个愣头青逐渐成熟。从2015年白皮书里那个天马行空的构想,到如今扛起DeFi半壁江山,它确实创造了奇迹。但现在,Solana这些后起之...2025-09-23
- 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每天使用的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?它们就像无形的丝线,将我们与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编织在一起。当我读海德格尔的《技术的追问》时,感受到的不仅是思想的碰撞,更是与千千万万读过这本书的人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系。这让我想起中世纪修道院里,僧侣们围坐在壁炉旁抄写经文的场景——那时的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,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。1. "剥削"叙事:现代社会的思想牢笼记得去年在咖啡馆遇到一位创业者,他...2025-09-23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