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的为创业成功人越容易思考什么另类m的越聪教父

  发布时间:2025-09-24 19:58:54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前几天看到Paul Graham的新文章,这位Y Combinator创始人果然又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洞见。他提出的"超线性回报"概念,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"一分耕耘一分收获"的认知。线性思维:一个美丽的谎言记得小时候老师总说:"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"。这种线性思维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根深蒂固,但现实世界却残酷得多。Paul犀利地指出,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比竞争对手好一点点,结果往往不是多获得一点市场份额... 。

前几天看到Paul Graham的新文章,这位Y Combinator创始人果然又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洞见。他提出的"超线性回报"概念,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"一分耕耘一分收获"的认知。

线性思维:一个美丽的谎言

记得小时候老师总说:"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"。这种线性思维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根深蒂固,但现实世界却残酷得多。Paul犀利地指出,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比竞争对手好一点点,结果往往不是多获得一点市场份额,而是可能根本卖不出去。

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叫《10倍比2倍更容易》的书。书中观点与Paul不谋而合:2倍增长需要线性努力,而10倍增长往往只需要更聪明的工作方式。就像我认识的几个独立开发者,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创业过程,几乎零成本就获得了首批忠实用户。

指数增长的魔力

Paul深入分析了超线性回报的两大来源:指数增长和阈值效应。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细菌培养——一旦开始繁殖,数量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。创业公司也是如此,少数实现高速增长的企业往往会获得不成比例的回报。

YC在指导创业者时有个有趣的做法:不看绝对数字,只看增长率。这种做法看似简单,但背后蕴含着深刻智慧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连续创业者说的:"创业早期最关键的不是收入数字,而是增长速度的斜率。"

赢家通吃的残酷现实

在体育比赛中,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距可能微乎其微,但回报却天差地别。这种现象在商业世界中同样存在,Paul称之为"阈值效应"。比如在投资领域,大多数人都看好的股票反而很难赚钱,只有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才能带来超额收益。

这种效应在知识领域尤为明显。牛顿、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贡献,往往超过了同时代所有人的总和。这不禁让我思考:在这个时代,我们是否过于追求平均,而忽视了突破性的创新?

个人化时代的机遇

Paul特别强调,今时不同往日。50年前要实现大事业必须依托大机构,但现在独立创作者也能获得惊人成就。这让我想起最近爆红的几个个人开发者和作家,他们完全跳过了传统渠道,直接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事业。

但Paul也提醒,超线性回报并不适合所有人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在组织内发展可能更稳妥。只有那些确信自己与众不同,或者愿意承担风险的年轻人,才应该全力追求这种指数级增长的机会。

给创业者的实战建议

Paul给出了几条极其实用的建议:

1. 从小处着手:硅谷的"做不可规模化的事情"原则,强调通过服务小群体建立口碑

2. 保持学习状态:指数增长往往与持续学习密不可分

3. 追随好奇心:不要被职业主义束缚,让兴趣指引方向

4. 敢于冒险:适度的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成本

最后,Paul的金句直击心灵:"不要把工作等同于职位"。在这个时代,我们真正的工作应该是那些能够带走的思考和创造,而不是某个具体的职位头衔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重磅消息!币安即将推出ALL指数75倍杠杆合约

    各位币圈朋友们注意了!币安合约平台又要放大招了,将在2025年8月6日下午5点(北京时间)上线一个超刺激的新产品——ALL综合指数U本位永续合约,最高支持75倍杠杆!这可不是普通的合约产品,它能让你一键布局币安平台大部分主流币种。这个ALL指数到底是个啥?简单来说,ALL指数就像是币安合约市场的"晴雨表",它打包追踪了平台上所有USDT报价的永续合约表现。不过有几个例外:ETH/BTC这种奇葩对、...
    2025-09-24
  • 马斯克的脑机革命迈出关键一步:当科幻开始照进现实

    就在前几天,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获得了FDA的绿灯,即将开始脑机接口的人体临床试验。说实话,作为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既感到兴奋又有些忐忑。还记得2016年公司刚成立时,多少人把这当作马斯克的又一个疯狂想法?如今七年过去,这个"疯狂"正在变成现实。从实验室到病床:一个漫长而谨慎的跨越Neuralink在官网上发布的招募信息显示,他们正在寻找那些被渐冻症或脊髓损伤折磨多年的患者...
    2025-09-24
  • 网易区块链的九月奇遇记:一场技术与文化的全球巡礼

    这个九月,网易区块链就像个忙碌的空中飞人,辗转于各大国际舞台。作为浙江数字经济的明星企业,我们不是在参展,就是在参展的路上,用区块链技术演绎着独特的"中国故事"。香港双城记:当区块链遇见"一带一路"9月中旬的香港格外热闹,我们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"数字指纹"技术亮相两大盛会。记得13号那天,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人头攒动,李家超特首突然造访我们的展位,让团队既惊喜又紧张。我们的技术负责人伍雪君一边展示着区...
    2025-09-24
  • 华尔街巨头对华态度180度急转:亡羊补牢为时已晚?

    说变就变!管理着近10万亿美元资产的"金融巨鳄"贝莱德最近突然对中国市场摆出冷脸。先是关停运作6年的中国灵活股票基金,接着又把中国股票评级从"中性"狠狠调降至"增持"。这一连串动作简直像极了股市里那些见势不妙就赶紧抛售的散户,只不过这次操盘的是华尔街最重量级的玩家。房地产暴雷成最后一根稻草说实话,贝莱德这波操作来得有点突然,但也不难理解。看看最近恒大暴雷的惨状——高管被警方带走,债务违约像多米诺骨...
    2025-09-24
  • 当数字财富汹涌而来:加密企业如何打好财务基础?

    看着比特币冲破10万美元大关,我常在想:这轮加密热潮确实让人兴奋,但背后那些管理巨额资金流动的企业,真的做好准备了吗?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深知光有市场繁荣远远不够。加密时代的财税管理艺术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加密企业的财务会议,CFO开玩笑说他们最忙的不是交易员,而是财务团队。虽然是个玩笑,但道出了实情:在数字资产的世界里,财税管理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换轮胎,既不能停车又不能出错。...
    2025-09-24
  • 世界币(WLD)触底反弹?深度解析当前行情背后的机会与风险

   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可谓"几家欢喜几家愁",而世界币(WLD)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。作为币安这个"加密界的纳斯达克"上市的项目,WLD的命运就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。从谷底到反弹:WLD的技术面分析记得9月12日那天,WLD价格跌至历史冰点,我当时就在想:这下恐怕要一蹶不振了。可谁能料到,短短几天后它就上演了一场漂亮的"绝地反击"。从技术图形上看,WLD成功突破了持续53天的下降通道——这个在7月底形成的"...
    2025-09-24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