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芒么叫满投资他用查理智者做圆格岁的了什一生诠释

  发布时间:2025-09-23 07:01:42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2023年11月28日,当我看到伯克希尔-哈撒韦公司发布的公告时,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滑落——查理·芒格在加州的一家医院安详离世,距离他100岁生日仅剩33天。这位与巴菲特并肩作战了大半个世纪的智者,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了我们。记得巴菲特曾说:"没有查理,就没有今天的伯克希尔。"这对黄金搭档的合作堪称商业史上的奇迹——60年携手同行,竟然从未红过脸。如今,奥马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再也见不到他们拌嘴说笑的场景... 。

2023年11月28日,当我看到伯克希尔-哈撒韦公司发布的公告时,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滑落——查理·芒格在加州的一家医院安详离世,距离他100岁生日仅剩33天。这位与巴菲特并肩作战了大半个世纪的智者,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了我们。

记得巴菲特曾说:"没有查理,就没有今天的伯克希尔。"这对黄金搭档的合作堪称商业史上的奇迹——60年携手同行,竟然从未红过脸。如今,奥马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再也见不到他们拌嘴说笑的场景了,最失落的恐怕就是那位86岁的"奥马哈先知"了。

芒格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投资智慧,更是生活哲学。"即使在人群中不受欢迎,也要坚持独立思考。"这番话曾在我迷茫时点醒了我。他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:"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事业有三两挚友同行,身边有贤妻相伴,此生无憾。"这不正是最好的生活写照吗?

一位中国投资人的芒格启示录

20年前,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经历,完美诠释了芒格思想的魔力。李录,这位后来成为芒格合伙人的投资人,曾经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迷茫。1990年代初到美国时,他连学费都是问题。"那时每天醒来都在算还要还多少贷款,感觉永远都还不清。"这种焦虑,想必很多留学生都深有体会。

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的校园演讲。那个名字听起来像"自助餐"的家伙——巴菲特,用最简单的语言道破了投资的本质:"股票就是公司的一部分,价格终将反映价值。"这番话就像黑夜中的灯塔,让李录看到了希望。

"我突然意识到,不需要创业,不需要发明创造,只要能够判断企业的真实价值,就能在这个国家立足。"这个发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他开始疯狂研读巴菲特和芒格的所有著作,两年后买入了人生第一支股票。

投资路上的至暗时刻

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,李录成立了投资公司,却遭遇开门黑——第一年就亏损19%。"当时压力大到失眠,觉得辜负了投资人的信任。"正是芒格和巴菲特的经历给了他力量。"1970年代的美国经济衰退中,他们也经历过同样的困境。"

最讽刺的是,当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投资能力时,华尔街却不愿买单。"他们被'市场总是对的'这种理论洗脑了。"为了迎合市场,他不得不做对冲操作,结果错过了许多绝佳机会。"那几年少赚的钱,到现在还在增长。"说起这段经历,他的遗憾溢于言表。

遇见人生导师

2003年的感恩节成为转折点。在与芒格长达数小时的谈话中,这位老人一针见血:"你的烦恼就是整个华尔街的问题。"更令人意外的是,芒格表示愿意投资他的新事业。"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"重组后的公司采用了早期伯克希尔的结构,从此开启了黄金时代。

芒格的思维方式令人叹服。他总爱从反面思考:"要知道怎么成功,先研究怎么失败。"这让我想起老家的谚语:"想知道哪里会摔跤,就永远别去那儿。"他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极致,收集各行各业失败案例,整理成决策清单。

一个"百科全书式"的天才

86岁的芒格记忆力好得惊人。李录说:"我多年前提过的数字自己都忘了,他却还记得。"但更惊人的是他的知识广度——从物理学到心理学,无所不包。"他就像18世纪的富兰克林,是现代罕见的通才。"

巴菲特说芒格有种"两分钟效应"——再复杂的商业问题,他两分钟就能说清本质。2003年讨论比亚迪时,从未到过中国的芒格提出的问题,至今仍是投资该公司的核心考量。

低调的亿万富翁

最打动我的是芒格的日常生活。这位坐拥亿万资产的老人,出行永远选择经济舱。"有一次安检耽搁错过了飞机,他就静静地坐下看书等下一班。"问他为什么不用私人飞机,他说:"第一省油,第二更安全,最重要的是——我不想与现实生活脱节。"

查理的时间观念近乎苛刻。第一次早餐约会,李录准时到达,发现老人已经看完报纸。"后来我提前一小时到,他还是比我早。"这种自律令人肃然起敬。但更感人的是,当他因故迟到时,会郑重向年轻人道歉,甚至讨论如何改进停车场服务。

中国士大夫精神的现代诠释

在李录眼中,芒格最接近中国传统士大夫。"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"的理念,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。这位以智慧致富的道德哲学家证明:在商业社会,士大夫精神依然可以发光发热。

晚年的芒格遭遇双重打击:爱妻离世,自己几乎失明。"但他依然理性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,尝试阅读机器甚至考虑学习盲文。"这种面对逆境的从容,正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。

芒格曾说:"我的剑留给能够挥舞它的人。"如今这位99岁的智者放下了他的剑,但他的智慧将永远照亮后来者的路。他用一生证明了: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积累多少财富,而在于活得明白,走得从容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市场脉搏 |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

    最近LDO的走势相当有意思,这支币种在突破上升通道后,在1.62-1.63美元这个位置连续两天都像撞了天花板似的,怎么也上不去。说实话,这种走势让我想起上周在咖啡馆遇到的一个老交易员朋友说的:"价格反复测试一个位置,要么突破,要么回调"。从成交量来看,这次突破确实有诚意,但无奈上方压力太大。我建议想要布局的朋友不妨耐心等待回踩1.4-1.44美元支撑带的机会,这个地方就像是个打折区,性价比不错。目...
    2025-09-23
  • 一、金融大佬们的真香定律

    加密货币的十年突围:从华尔街弃儿到金融新贵的心路历程记得十年前的华尔街,提到加密货币就像说起什么非法勾当一样。谁能想到现在连贝莱德这样的金融巨头都在热烈讨论比特币ETF?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亲眼见证了这场金融史上的革命性转变。要说最戏剧性的反转,莫过于拉里・芬克这样的金融教父级人物。当初华尔街对加密货币嗤之以鼻,现在呢?我有个老友在摩根大通,他告诉我现在公司内部讨论区块链就像讨论天...
    2025-09-23
  •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: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

    最近加密圈子里最火热的话题,莫过于Circle和Stripe这些传统金融巨头相继宣布要开发自己的区块链了。说实话,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,我内心既兴奋又带着几分警惕。Circle推出的Arc网络虽然打着"EVM兼容"的旗号,但说到底就是个由20家金融机构控制的联盟链。Stripe更是请来了Paradigm的团队帮忙打造新链,这背后显然有深厚的资本关系。很多人都在问:这对加密行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?说真...
    2025-09-23
  • 美联储9月降息: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

    这段时间华尔街的交易员们都快把"9月降息"这个词挂在嘴边了,就像咖啡店里的常客天天念叨着新品上市一样。说实话,自从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那个风景如画的度假胜地发表演讲后,整个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似的。我记得那天办公室里的大屏幕前挤满了人,大家都紧盯着鲍威尔的一举一动,生怕错过什么蛛丝马迹。说来有趣,8月22日那天确实是个分水岭。鲍威尔话音刚落,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显示9月降息的概率直接从...
    2025-09-23
  • 比特币世界的乐高:递归铭文如何重塑区块链生态

    最近在比特币Ordinals圈子里,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递归铭文这项技术革新了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领域发展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,这可能是今年以来比特币生态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。记得6月12日那天,当Raph在Github上宣布这项更新时,整个社区都沸腾了。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ERC-721标准刚刚问世时的场景——新的技术标准往往能开启一个全新的可能性世界。为什么说递归铭文如此特别?想象一下,就像...
    2025-09-23
  •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
    最近在金融科技圈发生了一件大事,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觉得挺有意思。就在上周,ALT5 Sigma这家公司搞了个大动作,宣布要融15亿美元来支持他们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计划。这已经是第二家上市公司这么干了,看来华尔街的大佬们是真把web3当回事了。机构玩家正在改写Web3游戏规则记得去年6月,Bitmine这个上市公司宣布把以太坊纳入公司储备的时候,股价简直像坐火箭一样,最...
    2025-09-23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