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动态 >>正文
币监民币稳定字新管第国际人香港来数打响一枪机遇化迎
动态526人已围观
简介8月1日这天,香港金融圈沸腾了。当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的消息传来,我这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炮儿也不禁感叹:香港这次真是下了一盘大棋!记得条例生效前三天,金管局就马不停蹄地发布了配套文件,那阵仗活像是过年发红包一样热闹。说实话,这些年稳定币就像个"叛逆少年",一方面在跨境支付领域展现出惊人天赋,动不动就帮企业省下90%的手续费;另一方面又经常惹是生非,洗钱、诈骗的新闻层出不穷。香港这次出手... ...
8月1日这天,香港金融圈沸腾了。当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的消息传来,我这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炮儿也不禁感叹:香港这次真是下了一盘大棋!记得条例生效前三天,金管局就马不停蹄地发布了配套文件,那阵仗活像是过年发红包一样热闹。
说实话,这些年稳定币就像个"叛逆少年",一方面在跨境支付领域展现出惊人天赋,动不动就帮企业省下90%的手续费;另一方面又经常惹是生非,洗钱、诈骗的新闻层出不穷。香港这次出手,说白了就是要给这个"熊孩子"立规矩。
全球监管的"香港样本"
眼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忙着给稳定币"上笼头"。欧盟人做事就是板正,直接把稳定币当电子货币管;美国人最实际,上来就要求100%储备;新加坡和日本则走开放路线,边试点边观察。要我说,香港这次制定的规则绝对是"亚洲特色"的典范——既严格又灵活。
最绝的是那条"不限制挂钩法币种类"的规定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是在给人民币国际化开绿灯。想想看,以后老外用港币稳定币结算,实际结算的可能就是人民币,这一手"明修栈道暗度陈仓"玩得漂亮!
牌照争夺战打响
现在香港金管局门口都快被踏平了,50多家机构排队咨询的场景让我想起当年iPhone首发。有个在蚂蚁集团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团队最近天天加班到凌晨,就为了赶在9月30日前把申请材料备齐。不过金管局说了,首批牌照就发几个,竞争比考香港大学还激烈。
说实话,2500万港币的准入门槛确实不低。但想想那些动辄百万美元的跨境转账手续费,这笔买卖绝对值。我认识的一个外贸公司老板说,现在用传统方式汇款,光手续费就够买辆特斯拉了,等稳定币普及后,这点钱连个充电桩都买不起。
监管的"紧箍咒"与"金钟罩"
金管局这次是动了真格。每周公布储备、季度审计、三分之一独董...这些要求比上市公司还严格。有个做USDC的朋友直呼"太狠了",他们现在每月披露一次都觉得麻烦。
不过说实话,经历了Terra暴雷事件后,这种严管反而让人安心。就像余伟文说的,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,关键是要把饭碗端稳了。过渡期安排也很人性化,给老玩家留了6个月缓冲期,这种"软着陆"的做法值得点赞。
未来已来
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到3.7万亿美元,要我说这还是保守估计。看看最近港股稳定币概念股的疯狂表现就知道,市场有多看好这个赛道。不过金管局及时泼的冷水很到位——创新可以,炒作不行。
最让我期待的是"数字人民币+港元稳定币"这个组合拳。想象一下,以后国际商贸用港币稳定币结算,背后实际上是人民币在流动,这不就是金融版的"曲线救国"吗?香港这座金融堡垒,正在用最"港式"的方式参与全球货币体系的重塑。
说到底,香港这次不仅是在制定规则,更是在定义未来。当其他地区还在争论要不要管、怎么管的时候,香港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:既要给创新留足空间,又要给风险划清边界。这种平衡之道,或许正是数字金融时代最珍贵的监管智慧。
Tags:
相关文章
资深交易员李隆:11月30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
动态说实话,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:交易就像人生,总是在不断地做选择题。每个人都在期待完美的结果,但现实往往充满曲折。记得去年有位投资者跟我说,每次盈利时心跳加速想平仓,亏损时却死扛着不认输——这种心态太真实了,我们都经历过。以太坊技术面解析昨天以太坊的走势挺有意思,跟比特币走出了独立行情。欧洲交易时段冲高到2075美元后开始回落,这个位置我在前天直播时就重点提醒过。晚间多次测试... ...
【动态】
阅读更多V神出手整治Lido垄断危机:以太坊面临的核心挑战与突围之路
动态说实话,作为区块链从业者,我最近真的为以太坊捏一把汗。这个被誉为"Web3基础设施"的巨头,如今正面临着流动性质押服务商Lido一家独大的尴尬局面。数据显示,Lido目前掌控着超过32%的以太坊质押份额,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V神此前划定的警戒线。质押困局:以太坊的"阿喀琉斯之踵"记得去年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时,就有不少同行私下讨论质押中心化的隐忧。没想到V神这次直接甩出了技术提案,看来问题确实迫在眉... ...
【动态】
阅读更多NFT的绿色革命:MUD如何为数字艺术注入环保DNA
动态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,我既为NFT的爆发式增长感到兴奋,又对其环境代价忧心忡忡。还记得去年看到某位艺术家仅一次NFT交易就产生了相当于欧洲家庭一年用电量的碳排放时,那种震撼感至今难忘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MUD这个后起之秀给了我新的希望。他们不像其他项目那样只顾着炒概念圈钱,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解决NFT的环保困境。我注意到他们最近推出的"碳中和NFT计划"就很有意思 - 通过算法... ...
【动态】
阅读更多